发布时间:2025-04-05 04:39:10 来源:全球更新网 作者:紫藤
文丨崔桂忠寒冬将至,羽绒服、羽绒被本应是给人们带来温暖的贴心好物,然而近日央视等媒体曝光的“以丝代绒”“以次充好”的羽绒制品造假乱象,却如一股刺骨寒风,凉透了消费者的心。这些不良商家的造假手段可谓花样百出且“精心设计”。在直播间里,主播们将所谓的羽绒被吹嘘得天花乱坠,检测报告一应俱全,价格还低得诱人。可实际情况呢?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直播间展示的样品和发给消费者的压根不是同一种东西,所谓的“羽绒被”大多是以“丝”代“绒”。有的商家为了掩人耳目,仅在被子的一格填充羽绒,其余部分全是“丝”,吊牌标签上标注的诸如“一等品”“90% 白鹅绒”等更是子虚乌有,完全是信口胡诌。而在一些羽绒服装生产地,情况同样糟糕,不仅有“飞丝”填充,还有“吊包绒”“手感绒”等劣质填充物大行其道,合格证、质检报告也能随意造假买到,甚至出现将合格产品的检测报告用在不合格产品上的荒唐事,还通过“分仓”发货来躲避监管,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如此造假现象,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便是利益驱使。就拿羽绒被来说,同样外观的被子,充“90 绒”成本需 800 元,而充“高丝”成本只要400元,这巨大的成本差价让不少商家利欲熏心,为了赚取那昧心的利润,不惜抛弃商业道德底线。再者,监管存在漏洞也给了这些造假者可乘之机。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但线上销售渠道的迅猛发展,使得一些网络直播间成了监管的“灰色地带”,商家与直播间勾结,轻松绕过监管,将大量假冒伪劣产品推向市场。这种造假行为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对于消费者而言,花了钱却买到根本不保暖、甚至可能存在健康隐患的假羽绒制品,满心期待换来的是失望与愤怒。那些用“飞丝”填充的羽绒服,不仅保暖性能大打折扣,还可能因缺乏高温消毒等程序,潜藏异味和病菌,危害身体健康。从行业发展来看,这些造假乱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挤压了正规商家的生存空间,让那些坚守品质的企业举步维艰,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整个羽绒行业的信誉受损,发展受阻。要想彻底整治这种乱象,必须多管齐下。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不能让监管滞后于造假手段的更新。不仅要对线下生产厂家进行严格排查,更要将监管触角延伸到线上,对网络直播间等销售渠道进行常态化巡查,一旦发现造假行为,严惩不贷,提高违法成本,让造假者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同时,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加强信息审核和日常巡查,对于那些价格明显异常、宣传夸张的羽绒产品要重点关注,不能再为假冒伪劣产品提供“温床”。此外,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警惕,在购买羽绒制品时,要学会辨别优劣,关注产品的执行标准、绒子含量、充绒量等关键指标,不被低价和虚假宣传所迷惑。羽绒制品本应是冬日里的温暖守护者,如今却被这些造假者搞得乌烟瘴气。“老婆饼”里没老婆情有可原,但羽绒服里没羽绒那可就是赤裸裸的欺骗。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早日还羽绒市场一片纯净,让消费者能真正穿上温暖又放心的羽绒制品。☆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编辑:易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相关文章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