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国际法评论》已加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数据库,请登录www.pkulaw.com查看全文并订阅后续更新。“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已收录306家期刊,其中核心期刊(含CLSCI、CSSCI及扩展版、北大中文核心、AMI综合)145家,非核心期刊50家,集刊101家,英文期刊10家。截止2024年12月31日“北大法宝”法学期刊库共收录了106018位作者的320341篇文章,总期数19878期,总字数29.6亿,诚挚邀请您的期刊入驻“北大法宝”,扩大影响,增进传播,服务法治。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采购热线:010-82668266《武大国际法评论》2024年第6期要目【涉外法治研究】1.论《对外关系法》中的对外援助条款曹俊金(1)2.非涉外编程序规则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2句的教义学阐释林强(17)【国际税法研究】3.OECD支柱一超额利润征税权规则的国内适用研究毛彦(35)4.全球最低税争议预防与解决机制的建构陈镜先(50)【专论】5.美国双边引渡条约条款范式的实证研究——兼与中国的比较胡城军(68)6.国际民商事条约“自治解释”与“国家主义解释”的反思与重构——以CISG为中心段媛昳(90)7.世贸组织《补贴协定》规制跨国补贴的限度与挑战陈禹锦、胡建国(111)8.ICSID管辖的双重限制体系:本义、实践与改革黄钰(131)《武大国际法评论》2024 年总目录(157)【涉外法治研究】1.论《对外关系法》中的对外援助条款作者:曹俊金(上海政法学院)内容提要:《对外关系法》专门设置的对外援助条款是我国开展大国外交的客观需求,也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对外援助条款明确了我国对外援助的目标、要素和基本原则,并专款规定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具有宣示、补缺、引导、衔接等制度功能。鉴于《对外关系法》的政策法性质,对外援助条款存在可操作性、制度匹配、统筹协调等方面的适用局限。我国今后应通过研究制定对外援助专门法、单行法和配套法律法规,促进对外援助条款从“宣示功能”走向“实施效能”。关键词:对外援助;对外援助法;对外关系法;涉外法治2.非涉外编程序规则在国际民事诉讼中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2句的教义学阐释作者:林强(中国社会科学院)内容提要:立法者将需要特别处理的涉外程序问题规定于涉外编,而对于无须特别处理的涉外程序问题,借由《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2句指引法官适用非涉外编程序规则,这一做法大致合理。但应予明确的是,《民事诉讼法》第270条第2句为实质意义上的概括性准用条款。法官依该规则将非涉外编程序规则适用于涉外程序问题时,应遵循准用的法理,妥当行使司法裁量权,必要时应变通适用非涉外编程序规则。在多数情况下,变通适用意味着非涉外编程序规则虽可适用于涉外程序问题,但法官在必要时需要对程序规则的规范要件或法律效果作出变通处理。对非涉外编程序规则的规范要件和法律效果是否作出以及如何作出变通处理,在国际民事诉讼法上可以作为先决问题和适应问题。这两类问题普遍存在于涉外司法的各个环节,法官应遵循适当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合理地把握准用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关键词:国际民事诉讼;民诉法非涉外编;先决问题;适应问题;准用【国际税法研究】3.OECD支柱一超额利润征税权规则的国内适用研究作者:毛彦(深圳大学)内容提要:OECD支柱一金额A旨在向市场国分配超大型跨国集团部分超额利润的征税权,相关规则如何在包容性框架成员境内顺利适用,成为现阶段的关键议题。然而,超额利润征税权在课税客体、纳税主体等实体性事项以及联结度、税基确定等技术性事项上,都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既有规则存在着实质冲突。超额利润征税权的特殊性,使相关规则无法依循我国传统税收协定的直接适用模式,而需要找寻一种兼具正当性和可行性的国内适用方案。立足于我国条约适用和税收协定适用的基本立场,综合考虑我国税收立法传统和既有法律规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批准《实施支柱一金额A的多边公约》,配合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是超额利润征税权规则在我国境内适用的可行路径。关键词:双支柱方案;支柱一;超额利润征税权;企业所得税法;条约适用4.全球最低税争议预防与解决机制的建构作者:陈镜先(武汉大学)内容提要:为了应对税收竞争问题,139个税收管辖区在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包容性框架下就全球最低税改革达成共识,目前已经进入转化实施阶段。基于全球最低税制度的复杂特征,其实施可能会引发涉及法律概念解释、规则适用顺序、相关规则衔接等方面的诸多税收争议,进而对税收确定性带来挑战。为此,有必要及时建立配套的争议预防与解决机制。在理论层面,需要将争议预防与解决相结合,平衡保护国家税收主权与纳税人权利,促进多元国际税收争议预防与解决机制的协调发展;在制度层面,不仅需要明确争议预防机制的类型和效力,还需要对争议解决机制的法律基础、类型组合、适用范围、纳税人地位和权利以及透明度问题作出系统性规定。关键词:全球最低税改革;税收确定性;国际税收争议;争议预防;争议解决【专论】5.美国双边引渡条约条款范式的实证研究——兼与中国的比较作者:胡城军(湖南师范大学)内容提要:美国双边引渡条约发展历史长达150多年,从实证的角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三个时期既相互承接又各具特色,大致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疏到精致的范式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些一直不变的条款范式,如政治犯不引渡条款、双重犯罪条款、特定性原则条款和暂缓引渡条款等。这些条款见证了引渡习惯法的识别和形成过程。也有一些具有典型现代意义的条款范式,如死刑犯不引渡条款、本国国民不引渡条款、代表条款、溯及力条款等。还有一些独具美国特色的条款,如合理根据条款、无关时效条款等。另有一些被淘汰的条款,如非政治犯特定性原则条款、财经犯罪不引渡条款等。中国引渡条约的条款范式有的已后发地吸取了美国现代引渡条约的一些元素,有的还没有全面展开。在中国未来引渡条约的构建中,可根据我国国情适当扬弃美国范式。关键词:美国双边引渡条约;引渡;条款范式6.国际民商事条约“自治解释”与“国家主义解释”的反思与重构——以CISG为中心作者:段媛昳(清华大学)内容提要:国内法院解释国际民商事条约主要有“自治解释”和“国家主义解释”两种方法。在蒂森克虏伯案中,面对两种方法的对立,最高人民法院采取了“自治解释”方法。在新思潮背景下诞生的CISG第7条第1款,也被主流观点认为采纳了“自治解释”方法。然而,“自治解释”方法在理论上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在实践中更是引发了商事主体完全排除CISG的适用。此外,最近CISG解释实践中出现了法院援引外国法解释CISG的现象,这已然不是“自治解释”所认为的“国家主义解释就是法院地法主义的再现”。这表明,“自治解释”可能仅能在特定情况下采用,而“国家主义解释”仍存在适用空间,并可能长期存在。因此,需要准确理解两种解释方法的理论基础,以厘清二者的适用关系,并对条约解释方法进行重构。对此,我们提出适用“自治解释”方法必须满足的两个前提条件,归纳出CISG实践中“国家主义解释”的三种类型,并进一步论证,在不符合“自治解释”适用条件时,可采取“国家主义解释”方法中的特定类型,即“国际私法解释”。关键词:国际民商事条约;条约解释;国家主义解释;自治解释;国际私法解释7.世贸组织《补贴协定》规制跨国补贴的限度与挑战作者:陈禹锦、胡建国(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内容提要:世贸组织《补贴协定》规制跨国补贴的范围和深度均非常有限。从适用范围上看,《补贴协定》仅适用于货物领域的跨国补贴;从规制深度上看,《补贴协定》核心纪律原则上不适用于跨国补贴(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除外),非核心纪律则缺乏对跨国补贴的规制。《补贴协定》专向性和利益规则适用于跨国补贴面临较大的挑战。为了有效规制跨国补贴与反补贴,有必要基于跨国补贴的特点修改和完善《补贴协定》,包括放宽《补贴协定》第2.1条施加的地域限制、细化针对跨国补贴的利益认定与计算规则、构建跨国禁止性补贴与跨国可诉补贴纪律等。关键词:补贴协定;跨国补贴;专向性认定;利益认定与计算8.ICSID管辖的双重限制体系:本义、实践与改革作者:黄钰(复旦大学)内容提要:梳理谈判史发现,ICSID管辖规则设定了一个双重限制体系。“缔约方同意”是这一体系的基础,也是仲裁庭权限的根本来源;“中心的管辖”是这一体系的外部界限,而非仲裁庭可受理争端的范围。ICSID公约管辖条款不定义投资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为双重限制体系施加了一个微妙的设定,也使得本应谦抑的仲裁庭在管辖问题上占据主导地位。实践中,不少仲裁庭混淆了“中心的管辖”与“仲裁庭的权限”,未能遵循双重限制体系的本义。仲裁庭片面地解读投资协定目的背离了缔约方意愿,利用投资待遇条款突破管辖约定则是错误地理解了自身管辖的本质和属性,进一步侵蚀了作为双重限制体系基础的缔约方同意。缔约方应当充分把握自身对管辖的根本决定地位,利用投资协定对相关规则作出明确规定。多边层面,双重限制体系需要得到正确的澄清,可能建立的常设机制应该参照ICSID的经验,结合管辖的内在意涵合理设置相关规则。关键词:国际投资仲裁;ICSID;管辖;自裁权限;投资界定《武大国际法评论》是武汉大学主办,国家高端智库、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编辑的国际法学理论期刊。《武大国际法评论》以集刊形式创始于2003年,2017年起改以双月刊出版发行,是我国少数专注国际法领域的连续出版物之一。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9年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2020)。责任编辑 | 刘卓知审核人员 | 张文硕 范阿辉本文声 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大法宝)和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